在吉林市本地的政情观察人士看来,韩在团委的这段工作波澜不惊,其升迁之路并不意外。不过这么长的政工干部履历显然为其接下来主政舒兰的宣传和纪检工作铺了路。
不过当地的地产商人胡林(化名)提醒记者,注意韩在任共青团吉林市委办公室主任期间一段下派到“市伊利集团公司任副总经理、党委书记”的履历,这段时间有一年多。
胡林说,2004年前后为扶植吉林民企,一大批机关干部下派企业锻炼。“但大多也只是挂名而已,并不直接参与企业工作。”
在胡林看来,这段经历为韩迎新其后主管基建埋下伏笔,也为其就职找到合理解释。
2008年韩迎新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身份空降舒兰。并在一年后转任纪委书记。在舒兰市政协委员邹蕴(化名)看来,韩初来之际是颇有抱负,想“干事”的人。
令邹蕴印象深刻的是,韩特地把舒兰本地一名摄影师拍摄的舒兰风光图片放大挂在她的办公室,“她好像有那种情结,热爱自己工作的地方,希望宣传工作地的风光。”
邹蕴说,韩迎新在任舒兰纪委书记期间,在吉林省纪委系统的行风评议中,舒兰市从以往的末位排到了首位。
曾坦言官场“水太深”
“修路”被认为是韩迎新任舒兰市副市长期间政绩之一。舒兰房产商王虎(化名)告诉记者,作为舒兰市主要干道之一的舒兰大道整修正是得益于韩迎新。
“从前路是平的,一下雨水能没过车轮,把汽车都给熄火了。”邹蕴记得,韩到任不久整修道路,把路基垫高30厘米。
有沿街市民担心,路基垫高后会导致街边的商铺下雨后被淹。“有人当时就打电话给她反映情况,是下午一点多打的电话吧。两点钟她就到现场指挥办公了。”
“她当时就给市民解释说,没事,路基是在中间垫高的,为了雨水分流,不会影响沿街商铺。”
在2011年那次“拆迁风波”之前,舒兰本地人对韩迎新知悉不多,亦未有太多负面评价。
在房产商王虎看来,正阳街的商铺项目是前任领导留下的历史问题,该项目由时任领导建设,并号召市民投资。但其后由于消防隐患问题,几任官员试图拆除未果。
“韩迎新可能想证明她自己,别人干不了的她要干。”但不管怎样,这位女市长提出的“折旧赔偿”计算法被坊间普遍认为是“不合理赔偿”,而面对拆迁户们的高姿态言论更是被诟病。
“慢慢的她也不管事了。”邹蕴告诉记者,他曾联名30位当地政协委员向韩迎新反映当地供暖不达标问题,其时她正是主管供热的副市长。
“开始她还耐心处理,甚至下到锅炉房现场办公,不过后来能感觉出来她也不那么热心了。”邹蕴从韩的身边人辗转听说,韩曾在私下颇为无奈地表露心迹说,“舒兰这里,水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