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大部分玩家不具备持续性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好友关系的维护成本过高
假设朋友圈电商真的是门好生意,那么一个逃避不掉的问题就是如何维护你的众多好友并且提高重复购买率。也许一两百个好友的时候你能很轻松的跟他们交流,甚至把你的好友变成顾客、把顾客变成好友,但如果你想把生意做大,如何去获取这些增量的潜在客户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退一步说,即使你有很好的营销能力、你的顾客卖力的帮你推荐,你的好友数量增长很可观,等到哪一天你的好友数量到了1000甚至更多的时候,维护成本也大大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轻松活儿(作者曾经有个微信号好友数在800的时候我就已经受不了了)。
另外,为了保证足够的朋友圈活跃度,持续性的优质内容生产几乎成为硬性要求,不要说大部分普通用户,就连最近风头正劲的自媒体们也很难做到持续性的、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而当优质内容缺乏、心灵鸡汤泛滥、广告成灾的时候,你的大部分好友会默默的屏蔽你的朋友圈信息。
最后,媒体避重就轻,案例中的所谓成功只不过是渠道的转移。
事实上不管是媒体所说的Nancy还是张三李四,能在朋友圈把生意做起来的,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本身已经在某个行业有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对产品很了解、有了一定的客户群,从这个角度说,朋友圈电商只是他们在其他渠道多年耕耘并有所积累的情况下的一个补刀。
就连最早开始对朋友圈电商进行研究的宗宁也在其文章(《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经》)中讲到,Nancy本身就在美甲这个行当做了将近10年,可以说 Nancy在进入朋友圈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朋友圈也好、微博也好,又或者是淘宝也好,对Nancy来说可能差别并不是很明显,而媒体们在炒作的时候却有意无意的避重就轻把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给一笔带过了。
此外,任何基于大平台的生意都不得不考虑依附于平台的风险,就像前几天阿里切断微信数据接口一样,我相信微信团队绝对不会允许朋友圈成为广告泛滥的超级市场。
前段时间我就发了条调侃朋友圈的微博:中国三大佛具批发交易市场——义务商贸城、莆田广化寺、微信朋友圈。微博发出之后很多人都跟帖表示其朋友圈也正在被这些所谓的朋友圈电商卖家污染。
目前,朋友圈卖货的还不是很多,但是再冷静的人也经不起媒体的炒作以及一些培训师、营销大师们的忽悠,可以想象的是,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试图趟下朋友圈电商这趟浑水,清净的朋友圈也将在这批狂热分子的折腾下愈发疲惫不堪。
朋友圈电商不是一门好生意,我希望大家尽量冷静的看待所谓成功案例,至少不要盲目地去切入所谓的朋友圈电商,好好玩好自己的现有平台、练好内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