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这两个案例,其实每天在电商行业中发生。这种服务品质,其实和海底捞的服务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一个人要自己善良的一面自然展现,用户就能感到其中“巨大”的力量。
当然,我并不认为,“销售感动”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最近,我发现传统行业有一个特点,在不断做加法。
比如,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开始搞起了乡村旅游。而互联网产品在不断做减法,象可汗在线教育网站,一开始提供的产品就非常简单。越是简单,互联网的用户就越多。而传统行业需要多予少取,用户才会反复消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优点如果能够融合在一起,才是一台“感动制造机”啊。
“感动制造机”的第二种玩法,是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前一阵,法律电商被热烈的讨论。但是,能不能在一个网站上,得到多种服务呢?而每种服务又能做到公正的点评?国内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用户用不起。
象某法律协会一年的会费就是2个亿,律师考试也越来越难。网络卖保险,买基金,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但难以做到的,就是拿出诚意,别跟消费者玩精算。电子商务是一个关于创意和关于诚意的行业。信息不对称和鸡贼,应该到线下去玩。所以,我不认为,线下线上可以轻易的统一定价。因为习惯使然,本来就是不同的理念。
“感动制造机”的第三种玩法,就是利用自媒体做自营销。我相信自媒体营销不仅仅是节约营销成本的问题,而是展现真实的自我,哪怕是不完美。自媒体本身有反营销的功能。营销即包装,这个你懂的。但是,自媒体的魅力在于不装。
我觉得微信有点象日记。我无意把微信变成公共账号,如果是朋友就加,不熟悉的人,就拒。在朋友或我认为不错的人,我没必要天天去装,天天去秀。
而是展现一些本色和随性的东西。当然,自媒体和电子商务也因此存在着冲突。你不可能把用户当做你的朋友。因为这是两回事。但是,少数用户确实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追随你的本色。
电子商务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除了中小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本色营销也会越来越主流化。电商没有线下企业那么多的资源,而线下企业没有电商那么多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