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Q承担QQ负担太重微信轻装上阵
手Q是QQ在PC端的承接,所以手Q需要承受太多来自PC端的负担。初期手Q只是PC端的衍生品,产品设计需要围绕QQ进行,所以整个手Q就显得非常臃肿,是QQ在移动端的翻版,包袱太重。
在没有微信时,用户们也无从对比,只能用手Q,但当微信出现之后,用户发觉微信较为简单产品设计才是用户在移动端上真正想要的。既然微信与QQ都能联系上自己的好友,那为何不选微信呢,既方便又省钱。
不过,现在腾讯要给微信增加包袱了,不断推公众账号,本地生活服务,电商等等业务,让原本一款轻产品越来越重,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产品形象也助微信用户飙升
微信作为一款取代短信的移动产品,其产品形象非常贴近手机用户对移动IM的认知,而QQ的品牌影响太过强大,以至于手Q很难摆脱QQ是PC端IM工具的形象。若果手机用户要选一款移动IM应用来替代短信,微信必然成为首选。
QQ有8.5亿用户,手机用户已接近11.5亿,目前微信有4亿用户,手Q有5.5亿多用户,但作为一款取代短信的产品,微信还有7.5亿的手机用户市场可以抢占,手Q只有剩下的那3亿QQ用户了,而微信的移动IM形象比手Q更容易获得手机用户的青睐。
QQ给了微信生存空间
微信能有今天离不开QQ提供的充足的生长空间,QQ让微信用户把自己在QQ上建立起的好友关系导入微信,这对微信的用户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这就是自家兄弟之间的情谊。
虽然微信和手Q两个自家孩子也会争风吃醋,但腾讯肯还会扶持壮大自己的孩子并打击其他竞争对手。腾讯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其QQ上有着其他社交应用不可撼动的社交关系,这是腾讯14年的积累,腾讯愿意把这个关系借给微信,才造就了微信短时间的爆发式发展,米聊的发展证明了这点。
结语
为什么手Q做不过微信?事实是微信还没超过手Q,举个例子,手Q现在是一个24岁的成年人,他身体发育已经完成,现处在增加阅历的心智磨练阶段;微信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他正处于生存发育的高峰期,而现在舆论的关注点是他们谁长的快,这当然是微信。但等微信身体发育也完成之后,再对比微信与手Q谁的成就高,那才公平有意义。
最后,研究此问题的价值在于了解在面对腾讯时该如何做社交产品,尤其是在巨头们虎视眈眈的移动社交领域,微信与手Q虽同属腾讯公司,但在内部他们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微信对手Q的逆袭值得其他公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