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傍晚再次回访中山路、台东两家大型超市奶粉专柜,结果发现多美滋上述12批次产品已全部下架。下午4时左右,另一路记者又来到了位于香港中路的家乐福超市,该超市销售人员表示已经知道“多美滋”召回12批次奶粉的消息,他们已经对奶粉进行了检查,目前超市销售的奶粉均为合格品。不过,美汁源果粒奶优产品仍在货架上,中山路及香港中路商场的相关负责人赶紧上网查消息,并紧急让工作人员将产品暂时撤架,待事情“水落石出”后再做下一步定夺。
反应迅速的还有岛城一些母婴用品专卖店。“今天下午我们接到通知下架所有多美滋2段奶粉。”昨日傍晚,在兴隆路一家乐友孕婴用品店,销售人员正忙着下架。而据乐友青岛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天下午乐友全国360多家门店及网站下架所有问题奶粉,主要是多美滋所有2段奶粉,而上海门店还下架了可瑞康2段奶粉。
国家质检总局:
消费者勿食用3个批号新西兰婴幼儿配方乳粉
【警示】
在接到新西兰政府关于纽迪西亚公司召回其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通报后,国家质检总局4日发布紧急消费警示指出,虽然涉事产品未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但如有以个人携带、邮寄或网购等方式购买了这些产品的,请勿食用。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刚刚接到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称新西兰纽迪西亚公司发布召回公告,召回其在新西兰市场上销售的3个批号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这些被召回的产品为Kari-care(市场译作 “可瑞康”)InfantFormula Stage1 (适用于0至6月龄,批号为3169、3170,保质期至2016年6月17日和2016年6月18日)和KaricareGold+ Follow On For-mula Stage2(适用于6-12月龄,批号为D3183,保质期至2014年12月31日),产品的批号和保质期标于罐底。召回公告称,此次召回不涉及该公司的其他产品。
据新华社
肉毒杆菌不是强制检测项目
【专家】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了解到,进口奶粉因为出现质量问题被退回、销毁的例子并不少见。今年1月份,从新加坡进口的迪乐多幼儿配方奶粉因为钠超标而退货;3月份,从韩国进口的星贝儿配方奶粉因为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被退货;4月份,从智利进口的凯洛1至4岁儿童成长奶粉因为铜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销毁;5月份,从荷兰进口的初生婴儿配方奶粉1段因为月桂酸和肉豆蔻酸总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回……
记者查阅不合格品的名单发现,奶粉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和添加剂不达标,没有发现奶粉因为检查出肉毒杆菌的情况。
那么,在奶粉的出入境检测中,肉毒杆菌是不是强制检测项目?对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徐彪博士,徐博士告诉记者,肉毒杆菌并不是乳制品的强制检测项目,因为乳制品中极少含有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往往在动物骨髓、腐肉中较多,在奶粉中我们还从没有检测出这种物质,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产生肉毒杆菌的环节,生产厂家不公布污染源我们无法估计这批乳制品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徐彪博士介绍说。
1岁以下婴儿最易“中招”
【解读】
专家指出,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在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分析指出,目前全世界乳粉中都没有关于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尽管肉毒杆菌对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1岁以下的婴儿存在较大威胁。由于1岁以内的婴儿肠道微生态屏障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常菌群还不够强健,因此肉毒杆菌的芽孢进到婴儿的肠道内之后,它有可能生根繁殖,释放出毒素,毒素进入到血液以后有可能导致孩子神经痉挛或麻痹的中毒症状。
临床上也有1岁以内的婴儿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中毒的案例,其中半岁以内的婴儿、处于转奶或者添加更改辅食阶段的婴儿属于“高危”。
朱毅说,值得注意的是,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需要在120摄氏度加热10分钟后才能被消灭,而家庭在冲泡奶粉的时候往往使用的都是温水,起不到相应的杀菌作用。据新华社